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

趁年輕失敗更能蓄積成功能量

人生就像珠寶盒,失敗則是增添價值的珍珠,年少時,不要怕失敗,從中找出罩門,自我磨練,是台灣「迷」世代該放膽嘗試的另類投資。
文/成章瑜

每一個人背後都有好幾根繩索,主宰成功,也主宰失敗。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只投資成功線,很少人願意花力氣找失敗的線索。但是只有成功經驗的人,會越來越害怕成功,因為他完全不熟悉失敗這回事。
五十七歲的杜台興,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射擊選手,拿下無數獎牌,但他屢次挑戰國際金牌總鎩羽而歸。百思不得其解,他轉向研究心理學後頓悟:「原來我害怕成功,總在成功那一線間,被我自己砸掉了!」因為在射擊場上,你必須心無旁騖,才能瞄準靶心。只要害怕成敗的念頭一浮上心頭,即便是短暫的一秒,都可能功敗垂成。

彼得潘症候群:年輕人怕失敗,常怪罪他人、推諉塞責
近來,台灣興起一股「彼得潘症候群」(編按:指即使年紀不小,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得像孩子一樣)。教育心理學專家鄭石岩觀察,台灣年輕人不但越來越害怕失敗,更盡量避免失敗,甚至延後畢業以延緩面對社會。他說,這是「迷(Me)世代」的特徵。長期觀察台灣社會變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也憂心,目前台灣社會有「幼稚化」的傾向,在面對失敗時,常會怪罪他人,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,拒絕成長。而中國人的「面子」問題,也讓台灣人在養成教育中,有低自尊傾向,不能容忍失敗,不敢勇於任事,或推諉塞責。
然而,哈佛管理學院教授Stefan H. Thomke說,失敗其實不是壞事,「雖然這麼說的時候,總是有許多人瞪著我心想這人是不是瘋了,但失敗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歷練過程。」
在鴻海集團富士康昆山科技工業園內,就掛著郭台銘自己寫下的對聯:「失敗常含經驗智慧,堪稱難得諍友;成功只有無知膽怯,實乃差勁導師。」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,「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、主動適應的人才。」在錄用過程當中,「我們總會問應聘者:你遇到的最大失敗是什麼?你從中學到什麼?」不只要正面看待失敗,失敗,也要趁年輕。「因為早發生、成本不會太高且有正面貢獻的失敗,應該不只是被容忍,甚至應該被鼓勵,」Stefan H. Thomke說,「如何熟練失敗的快、失敗的便宜、並且朝成功再邁進,十分重要。」
為什麼要越年輕失敗越好?
越早受挫越好:成本低、復原力高,具改變的迫切性
因為失敗是一種很好的抽繩索練習,啟動人們對自我人格形成及思考模式的探索,發掘盲點及罩門;且越年輕失敗,復原力(resilience)越高,越能儲存能量,尤其是二十歲以前。美國心理學家卡提爾(R.B.Cattell)就提出「流質智力」(fluid intelligences)和「晶質智力」(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)的理論。根據該理論,人的智力分成「流質智力」與「晶質智力」。流質智力,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,如分類、邏輯、推理、記憶等,但二十歲該智力便開始衰減。
而「晶質智力」,則是經由社會文化經驗所獲得,如詞彙、語言等,隨年紀增長而增加。換言之,人若能越早失敗、受挫,可充分利用高峰時的「流質智力」,更快適應環境、重新爬起來。郭泓志的球涯,就是最好的說明,即使面臨七年的接連挫敗,但年輕,是最大的本錢,讓他更有機會全面改造自己。
有趣的是,在遺傳學上也有相關立論,英國數學家費雪(Ronald Fisher)及美國生物學家萊特(Sewall Wright)就提出論述:所有生物的進化,如果敢先向下降到谷底,就有可能再創另一個高峰。
「這就是中國人講的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但生物多不願向下增加適應性,就像很多人不願意嘗試失敗一樣,因為他必須面臨生存絕境的考驗,」研究族群遺傳學的台大病理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弘毅說。為什麼一定要降到谷底?因為要到生死關頭,才有改變的迫切性,很多生物的進化,都是從浩劫後而來。
聰明的年輕失敗學,是一種抽繩索練習。

順境學轉舵

一生只追求一個目標的人生規畫已經過時!美國研究顯示,每人一生從事12~15種工作,轉換跑道將是常態,你得未雨綢繆,隨時做好準備!
曠文琪(本文摘錄自商業週刊)
「如果,我給你七千萬元,只要求你從此不再換工作,也就是放棄你轉職的權利,你願意嗎?」這是一O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在二OO二年提出的問題。當年,這個問題讓很多人難以抉擇。但是,當時大家都還有不轉換軌道的權利。五年後,情況已經反轉。全球化的趨勢讓職場環境激烈變動,根據職場顧問公司渥克資訊全球網路(Walker information Global Network)與智庫哈德遜機構(Hudson Institute)的研究顯示,不管自願或是非自願,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將會擁有十二到十五種工作,每份工作平均維持三點六年。
「轉換跑道將是常態,每個人都要準備重新當菜鳥。」暢銷書《C型人生》(Cycles)作者馬蒂.迪特瓦(Maddy Dychtwald)說。
生涯規畫學者已經將生涯轉換的能力列為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趨勢。美國勞工部在一九九九年所發布的一份名為〈二十一世紀的職場趨勢與挑戰報告〉中更明確表達。未來三十五年,所有人要習慣跳脫以往的工作組合模式,學習掌握變動。他們甚至還為這個趨勢創造了一個新字「Jobsolete」,意思是指因為職位忽然消失的失業者。
「過去我們聽天由命,但現在要學會安身立命,」專攻生涯規畫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金樹人說。唯有化被動為主動,人才可以在每次生涯轉換時,都立於不敗之地。也因此,現在對於生涯轉換也需要有跟過去不一樣的思維。

新思維一:在高峰時布局下個高峰 用最豐富的資源掌握最多的機會
現在,管理生涯須如同管理企業般周延。若要延長人的黃金職涯,與其被迫在走下坡時轉舵,倒不如主動出擊,在一個高峰時,就運用當下豐沛的資源與充裕的時間,布局往下一個高峰的能量。
在人生高峰投資未來確實有好處。首先,風險成本較低。 哈佛商業評論《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》一篇名為〈如何繼續卡在錯誤的生涯中〉(How to Stay Stuck in the Wrong Career)的文章,便剖析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無法轉換跑道;結果發現,大家以為最好的轉舵方式是——已經要離開、決定接下來想做什麼,然後才開始行動,但其實變化是沒人預期到的。最好的方式,反而是漸進式的移動,這通常需要三到五年。一個方法是你可以在現職中透過兼差或是輪調的方式累積能量,另一個方式是小幅度的移轉領域,不斷修正,移往你最有興趣的方向。然而,嘗試需要成本,所以最好趁資源豐厚時進行。
高峰轉舵的第二個理由,是會有較多選擇機會。大多數人以為本身的專業技能夠,在高峰時轉舵,或是下山峰後再轉舵,結果都相同。《不確定下的投資》(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)一書已指出:所有資本投資必須考慮到未來的選擇會增加還是減少的價值。如果等離職再考慮轉換,很可能失去選擇的機會,因為你需要一份工作的心態將主導你。此外,許多人是在碰到了瓶頸、沒了工作才想要轉換跑道,但常常只是從現有的痛苦深淵,跳到另外一個痛苦深淵,路只會越走越窄。一 ○四人力銀行協理王榮春指出,「離職後才決定轉舵目標,是最不得已的選擇。」,想要提前布局下一個黃金生涯,必須回到最關鍵的一項投資——「自己」。

新思維二:深入了解自己 小事聽從腦,大事聽從你的心
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觀察,中、高階的專業經理人,已太熟練觀察別人,但是卻鮮少觀察自己,當現實與認知出現落差時,心理的衝擊自然很大。很多人想轉換生涯,只想到專業技能或是人脈關係培養,卻略過「認識自己」這件事情。「我放棄了與家庭、朋友相處的快樂,努力往上爬,卻發現,更大的快樂並不在那邊!」這是馬修最後放棄高位的原因。其實,這也是很多經理人內心的苦惱,一輩子費盡心思盤算每一步,但最後走到的地方,卻並非心中渴望。
其實他們可以更早兼顧內心渴望與現實的工作。「小事聽從你的腦,大事聽從你的心」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說。現代人太注重左腦的邏輯性思考,卻不信任右腦的直覺力。但事實上,這些直覺都是我們內隱學習的結果,它記錄著會讓我們有熱情的事物,並發出微弱的信號。
跟著興趣走,不代表就要犧牲薪水報酬。《一生能有幾次工作》的調查就證實,很多人把興趣與生涯機會放在薪資前面,去選擇工作機會,但最後他們對薪資水準的滿意度,往往比「滿意」還高出三○%的水準。這也難怪成功學大師柯維(Stephen R. Covey),把「傾聽自己」列為成功必備的第八個習慣。
除了傾聽,要認識自己,很重要的一件事是盤點自己。「只要想,沒有名片後的你,還會剩下什麼,你就能得到答案了。」兩年前辭去MTV台灣分公司副總裁暨董事總經理職務的王文華說。當時他自覺,內心的創意與熱情正在消失,「只好趁別人發現之前趕快停損,重新整理再出發。」「雖然我鼓勵大家要勇敢,但是仍是要累積一定能力,如果什麼都沒有就轉,只是空轉。」王文華說。

新思維三:調整價值觀 要有歸零、正面思考的能力
轉舵並非轉業,轉業只是換工作,但轉舵卻可替你的人生再加分,那可以幫你換到更高的職位,或是更快樂與有成就感的人生。然而,轉舵時,包含你的價值觀、你與家庭、社會的互動,也將轉變,就算是預期內的轉舵,也需要心理調適期。「換跑道的難度,比我想像難三倍,」從營建業轉舵到旅館業的牡丹灣Villa董事長曾忠信,被新環境硬是磨出了龜毛性格。他在營建業時,買地、養地、蓋房子,只簽五千萬元以上的支票,賭的是眼光,一年見輸贏;但是到了旅館業,為了要做服務,他連一盤菜要放三片肉還是五片肉、洋傘的顏色到底要多白,才會襯出湖水的顏色,都要反覆思索。此外,「要有歸零的能力,還要能正面思考,不去看自己損失了什麼,」王浩威點出這些轉舵人能夠義無反顧往前走的關鍵。
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在三十歲時,被趕出一手創辦的公司,卻因禍得福,激勵他轉換到下一個更有發展性的領域,甚至後來還將先前的失土收回,他說:「我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是一個點,發生當時看不出原因。但在路的盡頭,這些點都會連成一線。」

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

如何讓老闆聽我的——向上管理的撇步

對於新手主管而言,向上管理似乎比向下管理要困難,若是談到說服老闆,又更讓人難以啟口。說服只是一種溝通的過程,我們並不是要否定或是推翻老闆的想法,而是藉由雙向的溝通,讓這個想法更為完整或是提出其他更好的答案,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希望能讓工作更為順利的進行。

總是有些時候,你發覺老闆並沒有詳細了解全部的事實,因此對於情勢的判斷過度樂觀,低估了可能的風險;你聽到不少顧客的抱怨,認為公司有必要改變某些作業流程,否則將嚴重流失客源;你想到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成功案例,所以你相信這一次的提案一定可行……這些種種的情況,讓你覺得有話要說,更需要讓老闆聽到。
我真的需要老闆聽我的

「老闆與屬下之間的關係,其實是兩個同樣會犯錯的人彼此相互依賴,」管理大師約翰‧科特(John P. Kotter)說道。除了職務上的層級差別之外,其實你與老闆之間,只是角色扮演的不同,有不同的職責,對事情自然有不同的認知或看法,也會有盲點存在。 

老闆非常需要你提供意見,幫助他釐清思考的盲點,做出正確的決策。通常高層的主管比較偏重大方向的思考,缺乏對於細節的了解,因此在做決策時很容易忽略執行面的困難或是阻礙。 

更何況,當老闆的想法或是決策有所缺失,倘若你什麼都不說、不去說服老闆,其實只會讓自己的工作陷入更困難的境地,甚至無法執行,最後仍是你自己去承擔失敗的後果。 

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,說服老闆就是你不可逃避的責任,你的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要讓工作能更順利的完成。 

然而,你必須認知到,說服的目的不是要對方完全接受我的想法,而是共同協調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答案。 

「說服並不是單向的去推銷自己的想法,」南加州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傑伊‧康格爾(Jay A. Conger)說道。我們都以為說服就是要對方推翻或是否定他自己原先的想法,百分之百接受我們的觀點。 

「其實,真正的說服是學習與協調的過程,」康格爾說道。在過程中彼此學習理解對方的想法,最後相互協調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答案,「妥協也是說服結果的一部份。」
如果是這樣說服,那就錯了

以下便是一般人在說服時常犯的錯誤: 

1.在過程開始即堅定陳述自己的立場。

我們常認為說服老闆就像是商業談判一般,以為在一開始時就應當堅定的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場,在過程中不斷證明自己想法的正確性。然而,在面對老闆時,這種強勢的態度容易引起反效果。 

呆伯特漫畫的作者史考特‧亞當斯(Scott Adams)建議,最好不要採取直接的方式,對著老闆說:「我覺得……,我們應該……」,而是運用假設性的說法:「如果……,也許可以……」、「有沒有可能……」。採取建議性的態度,比較容易為老闆所接受。 

2.說服是單一事件。

說服是持續性的動態溝通過程,而非立即可獲得解決的單一事件。康格爾認為,說服不僅發生在你與老闆之間幾小時的面對面討論而已,還包含了準備、發現、以及對話的過程。 

準備的過程除了你必須蒐集相關資料支持自己的觀點之外,更重要的是,在進行說服之前,你必須從各種角度去測試自己的想法:這會對其他人有什麼影響?我的說明是否有不足的地方?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方法?老闆對這樣的想法會有什麼樣的質疑? 

此外,在說服之前,你也必須花費一段時間透過各種可能的對話機會或是觀察,試著了解與發現老闆的真實想法:在工作中他最優先考量哪些事情?他必須顧及到哪些層面?他的思考模式又會是什麼?在說服時你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切入點,更容易打動老闆的心。 

另一方面,老闆也需要時間做全盤考量,有些問題並非是一次的討論就能決定的。「自我發現(self-discovery)是最有效的方式,你必須給老闆一些時間自行得出最後的結論,」麥肯錫顧問公司資深顧問馬克‧馬雷茲(Mark Maletz)說道。 

3.成功的說服在於內容的邏輯性與合理性。

話是沒錯,但這只是成功說服的一部份,並非全部。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影響了說服的成功與否,包括了你個人的信用度、你是否顧慮到老闆的立場、以及你是否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反應。以下我們將分別討論強化說服力的關鍵因素。
看透向上說服的4大關鍵

如何說明你的內容、強化說服力,其實與內容的邏輯性與合理性是同等的重要。「一般人都太過注重說明的內容,卻沒有注意到如何運用技巧,強化自己的說服力,」米勒威廉斯顧客研究公司(Miller-Williams Incorporated)執行長蓋瑞‧威廉斯(Gary A. Williams)說道。 

要能強化說服力,必須掌握以下4大關鍵: 

1.建立個人的信用。

根據康格爾多年的觀察以及研究顯示,在說服時,多數人都過度高估了自己的信用。 

在工作上,個人的信用來自於兩方面:專業度以及人際關係。專業度代表的是你在某個領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,這可以從你過去所表現出來的具體成績得到證明。另一方面,在說服過程中,你是否表現出對問題的深入了解,並對各種可能影響事前做好完整的分析。 

至於人際關係的信用度,指的是個人的合群度。老闆是否相信你是一位願意接受他人意見、容易溝通的人,而非堅持己見、不容易妥協的人;你不是為了自己利益,而是為了部門或是組織整體利益著想;你是誠實、穩定、而可靠的人,不是情緒起伏不定、工作表現大起大落的人。 

2.運用生動的語言。

你的說明內容必定會牽涉比較抽象的概念或是大量的數據,最好運用實際的例子,或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作為類比,才能讓資料產生意義,同時讓老闆能快速的理解。 

舉例來說,「增加×××的營業額,相當於多銷售××××套產品」、「這套全新研發的資料庫軟體就好比是你的私人管理顧問,不僅可以即刻提供你需要的資料,更具備了資料比對分析的功能。」 

3.考量老闆的立場。

我們時常感覺身為老闆的人總是性格保守,對於許多事情都抱持著否定的態度,似乎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反對。事實上,老闆在行事作風上所表現出的保守傾向,多半時候是為了顧及不同的需求,必須在相互衝突的期望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。 

「當你處在組織的愈高層,就被愈多不同的勢力所拉扯,無法自由的依據自己的喜好或是行為模式做事,」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領導教育計劃主持人羅納德‧海菲茲(Ronald A. Heifetz)說道。 

你的老闆所面對的是更廣大的組織網絡,他所要解決的不只是工作的問題而已,更多時候他必須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。這是你在說服時必須考量到的。 

4.不宜過度感性。

你必須表現出對於自己的提議或是報告內容的熱情與信心,但是也不要過度的感性,以免顯得有些感情用事、不夠專業。另一方面在說服的過程中,最好能一心二用,在陳述意見的同時,仔細觀察老闆的情緒狀態,隨時調整說話的語氣。
順著老闆的風格說服才有效

成功說服的另一項策略,就是要因應老闆不同的決策風格,隨之調整你的說服策略。蓋瑞‧威廉斯經過兩年的研究,觀察1,684位來自不同產業的高階主管的決策模式,最後他歸納出5種決策風格: 

1. 魅力型:

他們很容易被新的想法或是概念所吸引,而且可以快速的吸收大量的資訊。不過,他們也相當的務實,除非得到相關的事實證明,否則原先的熱情就會急速的冷卻。 

他們非常重視執行的層面,特別是執行過程的細節部分以及財務面的實質結果,因此在說服過程中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說明。 

不過,魅力型的老闆通常比較沒有耐性,注意力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,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說出重點,說話要簡短直接,不要拐彎抹角。

2. 思考型:

這是最難以理解、最難被說服的類型。他們對於控制的重視遠超過創新的需求,而且對於風險的接受度偏低,因此喜歡不斷的提問,只是為了一再確認可能面臨的風險或是負面結果。 他們常常為了做一個決定,要求閱讀各種市場調查、消費者調查、成功案例研究、成本效益分析等專業報告,希望能參考不同角度的分析與觀點。 

因此,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去思考,自己決定哪一種方式才是最可行的,所以最好不要自行為他們下結論或是提出任何的建議,否則就會被認為是過度熱心、不可靠的。 

3. 懷疑型:

他們對於任何的資訊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,喜歡與人爭辯。與思考型不同的是,前者通常是對事不對人,但是懷疑型的老闆則偏愛針對個人。思考型的老闆通常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,懷疑型的老闆則會毫不掩飾地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。 

在說服懷疑型老闆時,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信用。這類型的老闆通常比較信任與他們有相似背景的人,例如同一所大學畢業的,或是曾經共事過的工作夥伴。你可以尋求具有類似背景的人為你背書。 

不過,這類型的老闆有一個好處,一旦他們確認這些想法出自於他們所信任的人,通常會很快就做出決定。 

4. 追隨型:

他們傾向於根據過去的經驗或是其他人的做法來做決定,深怕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。雖然追隨型的老闆態度較為謹慎,但並不多疑猜忌,他們只是希望有人幫助他了解自己所不熟悉的事情。 

與其他類型的老闆相較,追隨型的老闆是最容易被說服的。要能成功說服他們關鍵在於,你必須提出成功的案例作為證明,增加老闆的決策信心。 

5.控制型:

控制型的老闆厭惡不確定性以及模糊性,他們是理性的、精確的、客觀的,絕不感情用事。他們通常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不像追隨型的老闆可以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思考。 

他們總認為自己才是最優秀的專家,因此不太能接受別人給予的意見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提供詳細的資料分析,然後由他們自行做出決定。 

通常他們內心的恐懼以及不安全感會左右他們的決定,而且會透過特定的行為掩飾自己的不安,例如過度注意流程的細節等。所以,要說服這類型的老闆,就像是在玩貓捉老鼠的遊戲,你必須從他的問題中搜尋他不安的線索。 

「在面對老闆時,我們都過於強調能否達成老闆的要求,卻忘了自己也有權力影響老闆的決定,」歐洲管理學院(INSEAD)教授安德烈‧羅倫特(Andre Laurent)說道。事實上,一位真正優秀的主管,不僅只是一位有效率的執行者,還必須是一位值得老闆信任的忠告者。

跟你的職場障礙說掰掰

作者:盧智芳、吳凱琳  出處:Cheers 特刊 2009/06

你是否老覺得諸事不順,旁邊的人都面目可憎?升遷、加薪總是沒自己的份,好運卻一直落在那些看來不怎麼樣的人身上?好習慣幫助你在職場上「走2步,退1步」,壞習慣卻讓你「走2步,退3步」,針對這些「自己打敗自己」的行為,4大藥方帶你反向思考,跟職場障礙說掰掰!

專輯精采重點:

聰明習慣》辦公室魔力標語,4步驟兼顧夢想與工作!
藉口殺手》這7頭「牛」,讓我們陷入平庸
名人經驗》小習慣成大器,金城武演技大躍進的祕密大公開
PTT下載》工作變簡單!上班族必備4大好習慣

「這裡每個人都有能力像我一樣,甚至比我更優秀。可是你們之中,有些人真的可以做到,有些人卻不行。對於那些做不到的人,不是世界不給你們機會,是因為你們只顧著耽溺在自己的做事方法裡。」──投資大師巴菲特對華盛頓大學學生演講

在你顧著埋怨「時不我予」的時候,就像投資大師華倫.巴菲特(Warren E. Buffett)對年輕學子們的提醒:其實將成功拒之門外的,經常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真正的挑戰不是來自外在環境,而是你只有一種固定的態度看待事情。

要改變自己,「習慣」是最有價值的關鍵字。對於習慣的威力,美國一位已逝企業家諾伯(Charles C. Noble)有最貼切的描述:「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,後來則是習慣造就了我們」。

在職場上,又有哪些壞習慣應該避免?

暢銷書作家馬克.葛斯登(Mark Goulston, M.D.)在《擺脫你的工作壞習慣》(Get Out of Your Own Way at Work)中,列出上班族容易掉落而不自覺的心理陷阱,而且提出反向思考的藥方。

處方1:有些常見的壞習慣,應該重新追溯源頭,找出原因

譬如,浪費時間是不少人共通的症狀,但有時候你以為無法在預定時間內達成目標,是因為太慢採取行動,然而葛斯登指出,沒有想清楚就做,或是把時間花在瑣碎、卻非真正重要的事情上,更浪費時間。所以有效節省時間的策略反而應該是:「深思熟慮,一次做對(Measure twice, cutonce)。」

處方2:不要把「感覺」與「事實」混為一談

工作上很多煩惱的來源,經常是你的「感覺」,而非真正的「事實」。然而很多人因為分不清「事實」與「感覺」,總是深陷負面情緒無法自拔。

有一次,葛斯登受託去調解2位高階主管的爭執。他分別問2個人:「攻擊對方是你真正的目的嗎?」雙方的答案都是“No”。但是「感覺」對方有敵意,先採取自我防衛的眼神、語氣,卻讓兩人一見面就顯得劍拔弩張。

了解「感覺」與「事實」間的差異,至少能畫出一條界線,不讓感覺失控,無限蔓延。

處方3:看清楚你要「眼前」還是「長遠」的效益

例如換工作這件事,很多時候只是稍許的不順心,便衝動地辭掉工作,卻沒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,或是仔細思考一份工作的優缺點。

在你真正做決定之前,請先回答以下的問題:
●想想你最後一次辭職的情景,這次的決定導致哪些正面以及負面的結果?
●冷靜思考你目前的處境,然後寫下這時候辭職會產生哪些優缺點。
●另外再列出辭職以外的其他可能方案,並分別寫出這些方案的優缺點。
●想想身邊有哪些人可以提供你真正客觀而有益的建議。
●如果你希望這時候辭職,問自己為什麼是現在?你的理由充分嗎?或者你只是為了逃避某個不愉快的人或事?

若是票選職場上最令人頭痛的難題,「人際關係」一定名列前茅。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,經常比工作本身更能決定許多上班族的心情。你要贏得的不是膚淺的「喜歡」,而是長久的「信任」。

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努力揣摩老闆的心意、喜惡,希望得到老闆的喜愛。

但事實上,要得到老闆的注意與讚賞,實質的工作表現才是最終關鍵。所謂的表現包含:
●做得更多:凡事要比老闆想的再多一步,達成超乎他預期的成果,絕對能加深你在老闆心目中的重要性與價值。
●更快速。時間就是金錢,每次老闆交代的工作,必定要在期限內準時完成,甚至提早完成,而且又能維持很好的品質。
●更便宜。不論老闆是否有主動要求,你永遠都要找出最省錢的工作方法,幫助老闆減少不必要的成本。
●更安全。有時老闆的思慮不太周全,或是不了解實際情況,因此在事情判斷上會有誤差,這時你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,給予必要的提醒和說明。

總之,想要得到老闆的賞識,得先在工作上做出成績來。

處方4 :盡量避免掉入人性的弱點

很多壞習慣的另一面,其實是一種人性的弱點。如果你能覺察到,就能夠有意識地避免。

「太衝動」、「太容易覺得沮喪」、「講話太莽撞傷人」、「太獨裁」……,這些習慣都或多或少與個性有關,需要自我的練習調整。「一個人要花20年的時間去建立自己的名聲,但只需要5分鐘的時間,便能將之毀於一旦。」這是巴菲特的名言之一。千萬別讓衝動成了絆腳石。

當對方愈是想要激怒你,你就愈要反向操作,表現得若無其事,甚至輕鬆以對,便能讓對方知難而退,無計可施。或是,在開會討論時,感覺自己的負面情緒開始累積,可託辭暫時離開一下,讓自己喘口氣,再回到討論現場。

別小看以上提到的壞習慣對生涯的影響。成功與失敗的差別,往往不在於能力的高下,而是隱而不見的習慣與行為。如果你能意識到阻礙你更上一層樓的壞習慣,並持續地改善,便能距離成功更進一步!

書名:擺脫你的工作壞習慣(Get Out of Your Own Way at Work)
作者:馬克.葛斯登(Mark Goulston, M.D.)
出版公司:Penguin Group

(本文節錄自Cheers《好習慣養出大成就》2009年熱銷增訂版)

快樂經濟學:角色管理

作者:盧希鵬  出處:Web Only 2009/12

我是誰?我們是由一群角色所組成,要管理自己,就要學習角色管理。

人生如戲,在人生舞台上,每個人都扮演了許多角色,每種角色都代表一種趣味,也是一種責任,但都需要花時間來扮演。角色管理就是寫下自己現在所有的身分,檢視是否平衡,如果失衡,就要取捨。

有一年我收了兩位博士班的學生,他們在博一的時候,我幾乎每周與他們討論論文。一年後,他們實驗做好了,資料也分析完畢,正要開始寫論文投稿之際,其中一位學生跑來找我,說她要結婚了,並且很緊張地告訴我,她想休學可不可以,因為想要專心生小孩。記得當時我告訴她,當然可以,家庭永遠是最重要的。

三年後,其中一位學生國倫拿到了博士學位,回家鄉做了大學的專任助理教授。而休學的小馨則是一個孩子的媽,在嘉義兼課,相夫教子。我跟他們說,人生要向前看,無論做了什麼選擇,不要遺憾,要相信現在的選擇永遠是最好的。

學生不是百分之百屬於我,我知道他們除了是我的學生之外,同時也扮演了別人兒女、父母、眷屬、員工等角色。企業的員工不也是如此,無論工作表現如何,他們的背後都有愛他們與他們所愛的人。帶人帶心,每一種角色都是員工的心。

我過去在工作上也扮演許多角色。在學術上我做了教授,在行政上我做過系主任、學務長與院長,在政府中我擔任過各種會議的委員,在企業中我做過外部董事、監察人與顧問,我主持過電視節目、大型晚會與無數個論壇,主持過近30項研究計畫,獲得良好的教學評量,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,也寫過專欄,出版書籍,常常演講,並且旅行過20幾個國家。我喜歡我的工作,但也把自己的時間表搞得很緊湊,以為自己很重要。

這幾年出國,在閒暇時我開始喜歡一個人到街上流浪。我喜歡流浪時的寧靜感,我是nobody,沒有任何角色的扮演,我就是我自己。不過流浪久了也會空虛,我會寫下我所有的身分,分析每個身分背後的快樂與壓力,做個取捨,取得一個平衡。

有一天,我拿起筆來,寫下自己的身分有哪些?檢視在這些角色上的時間分配,我決定利用教授休假休息一年,帶著孩子出國進修。陪伴他們到國外讀一年的小學,一直是我心中的夢想。但是台灣的工作實在太緊湊,分身乏術,所以這項計畫一延再延,決定今年一定要成行。出國後才發現,所有職務都是上天給你服務眾人的恩典,要謙卑。因為沒有你,別人也能做得很好。

在美國進修,少了身分,但是多了許多美好的回憶,感覺更富足。

(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,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)

有效建立你的人脈網絡

作者:莫乃健  出處:Cheers 2000/12

創業需要人脈,換工作要有力人脈的引薦,組織瘦身時代,工作者更要藉人脈找到最好的結盟夥伴與資源。但是如何有效建立人脈?建立人脈和負面的「拉關係」,最大的不同在哪裡?

10月25日,遠東飯店會議廳被近千名賓客擠得水洩不通,其中不乏政府官員,以及金融、證券、科技公司的高階經理人。

他們都是來參加MrTaiwan.com投資顧問集團開幕酒會,創辦人是前美林證券台灣總經理谷月涵。沒有跨國集團的支援,谷月涵如何能吸引那麼多重要的人呢?因為他們大多是谷月涵在台灣累積12年的人脈。

相對於谷月涵,大部份人的人脈基礎,都侷限於自己的小圈圈,來往的只是親友與同事。隨產業環境快速發展,這樣的人脈基礎是不夠的。

因為不只是創業者需要人脈,在組織瘦身時代,工作者更要藉人脈找到最好的結盟夥伴與資源。甚至想轉換更好工作跑道時,也需要有力人脈的引薦。

「在台灣95%的年輕人都一樣,沒有誰的爸爸比較偉大。做事的時候,才會知道有廣大的人脈很重要,」創曄公司創辦者蘇彥豪表示,從創業的資金與人才,到公司成立後的業務開發,他的人脈對他幫助非常的大。

自信、溝通、練習

坊間不乏人脈與人際關係書籍,以及許多訓練課程。但是真的要建立人脈,可說是知易行難。建立人脈需要態度與能力的累積。著名的卡內基人際關係課程,一開始便強調要先建立自信,才能走出自己習慣的人際圈子。其次是要培養溝通的能力,與人建立良好關係。

知道溝通方法與原則後,在開始跨出去建立人脈前,多練習就熟能生巧。「不斷有效的練習,就會建立基本的信心,」中華航空訓練組長方承儒建議,將學到的人際溝通與聊天技巧,在家人與同事身上練習,比較容易建立自信。

第一印象定未來

許多人在工作中,常常必須與公司外的人聯絡與合作,這是最常見的建立人脈機會。然而現代人每天行程排得密密麻麻的,如何跟對方建立關係,讓他把你的事情擺在優先順位呢?「第一次接觸時,對方對你的印象會影響往後合作的可能性,」方承儒表示。

第一次接觸時要掌握的溝通技巧是,簡單扼要地自我介紹,表達聯絡目的與需要的支援。凡事都要講重點,不浪費對方時間,以免引起反感。

在初次溝通中,常常會面臨對方負面的反應,因此還要有正面思考的態度。也就是積極與誠懇地溝通。遇到拒絕時,更要設身處地了解對方的考量與限制。方承儒跟許多外面機構接洽時,常常不是第一次就談成的。例如中華航空在飛安訓練上,採「七成內訓、三成外包」策略,外包商大多位於國外。由於全球航空公司眾多,優良訓練常供不應求。

「即使沒談成,只要這次溝通經驗良好,就會有信任。下次你再找對方時,他就有可能優先處理你的案子,」方承儒強調如果無法正面思考的話,遇到挫折便自己嚇自己,自信也嚇跑了。

以人脈養人脈

有了基本人脈,還必須要用人脈養人脈。

「每一段新的人際關係,就像金字塔頂端,需要好幾層人脈的累積,」荷蘭銀行副總經理徐立德表示,他常常主動請重要的客戶,推薦他們在各行各業的好友,或是參加他們的社交活動,如高爾夫球賽或宴會。建立這樣的人脈,必須抱持著正確的心態。「我的個性比較好奇與愛玩,因此喜歡參加不同活動,認識不同的朋友,」徐立德強調人脈的開始,要抱著多認識朋友的心態,而不是帶有什麼目的。

要讓人脈願意為你引薦他們的朋友,除了必須先靠人際溝通打好關係,自己更要有被介紹的價值。這種價值通常來自於你的專業,能為對方與他的朋友帶來的幫助。就像徐立德在投資與外匯上的專業,正是人脈們認同的價值。

徐立德非常重視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,也非常懂得建立專業形象。建立專業形象,並不是讓對方聽你的長篇大論。徐立德習慣在閒聊中了解對方的狀況,然後結合自己的專業,適當地表達建議。他認為人際關係必須是有互動的,這樣比較不會讓人覺得炫耀或是在做生意。

服裝也是表達專業形象的要素。「如果我沒有穿西裝,卻到餐廳用餐,就先在餐廳門口觀望,有客戶在裡面我就離開,」徐立德表示。

在人際互動中,不能只談專業,有趣的話題常常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。許多有趣的人,生活經驗都非常豐富,喜歡涉獵各種書籍與活動。他們在交談時,更懂得傾聽,抓住對方關注的焦點,引出無數有趣話題。例如徐立德雖然才三十幾歲,卻旅遊過三、四十個國家,他豐富而有趣的旅遊經驗,常常令別人充滿興趣。

積極參與成長團體

另外一種擴大人脈的管道是,參與成長與聯誼團體。這些團體中,常常不乏各行各業的傑出人士。在這些團體中表現好,將能夠引起成員的注意,也比較能夠建立人脈。畢竟參與成長團體的人,通常都是為了培養某種能力。

在台灣有50餘個分會的「國際演講會」,是一個非營利的成長團體 (www.toastmaster.org.tw)。這個團體特色是會員在每週學習中,互相協助培養溝通、領導、公共演說3大能力。在這種互助學習方式下,人脈很自然就建立起來。

亞新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楊永康,在5年中參與國際演講會好幾個分會,他目前參與的分會,成員多為企業界與科技界高階主管。

「不管你在外面職銜如何,只要能督促自己成長,培養能力,就會被他人欣賞,」楊永康表示有幾個優秀、努力的台大學生就表現得很好,他們比同年齡的人更早建立有力人脈。相對地,程度跟不上其他學員的人,即使是知名企業經理人,都知難而退地自動轉到其他分會。

小不忍、亂大謀
除了要善用以上技巧建立人脈,還要避免負面因素的破壞。負責卡內基訓練多年的黑幼龍指出,個人情緒是破壞人脈關係的主因,「現代工作者壓力都很大,學會控制情緒與態度,才不會隨意發脾氣。」

美商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陳玉婷表示,她從不與客戶有爭執。「寧願少個客戶,也不要多個敵人,」若客戶有誤會,她先傾聽,再找證據並婉轉表達自己的立場。

陳玉婷也避免討論關於政治、信念與宗教等爭議性議題。例如客戶想談核四等熱門話題,她會丟問題,多聽少講。例如「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呢?」或是「你對這個議題似乎很了解,我想多聽聽你的意見?」經營人脈要注意溝通的和諧,但是必須擁有動員人脈的影響力,才有辦法從人脈中獲益。

讓人脈發揮長期影響力

影響力來自於於你對人脈的貢獻。52年次的星創科技總經理葉爾良,在創業過程中,充份發揮在人脈中的影響力。然而橫亙十幾年的人脈形成過程,他的影響力卻不是刻意培養的。葉爾良大三時曾當選全國優秀青年,接受總統的召見,生命從此改變。

「那時一下子張大了眼睛,感覺上人生有很多美好的筵席等著自己,」葉爾良表示,有太多事情要做,一個人的力量太單薄,必須借助很多人的力量,大家朝同一個目標前進。建立人與人的共同目標與願景,正是葉爾良培養出影響力的關鍵。他不斷集結有共同志趣的人,一起實踐夢想。在實踐過程,他充滿傻勁地奉獻,也造就領導與影響能力。

從大學開始,葉爾良辦過校刊、當選過學生會長。他在耶魯創立兩岸學會,舉辦引起CBS等主流媒體報導的研討會。他甚至為華人同學創立一個Taiwan Vision網路多媒體雜誌,將華文報紙與電視新聞張貼在網站上。

有一年聖誕節假期,他與一群同好還窩在宿舍裡,趕著完成網路雜誌。「沒有資助與掌聲,反而是自己花錢。那種快樂其實是非常單純的!」葉爾良難忘所有與團隊一起打拼的感動。不少跟他經歷這種感動經驗的人,成為長期人脈,甚至追隨他創業。

「從大一開始到現在創業,我從沒有停止過的一件事,就是找一起工作的人,」葉爾良表示找人本身就是一種天份,長期找人不但讓他培養龐大人脈,更讓他學會看到別人的潛力,知人善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