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

快樂競爭力:平衡…最快樂

一位企業家在旅遊中見到一位漁夫,工作到中午就準備休息了。這位企業家看不慣,便上前跟這位漁夫說,時間還早,你還可以補到更多的魚。

漁夫回答說,今天賺得錢已經夠了,我想回家休息,與家人喝喝茶。「這點錢就夠了? 你還可以賺更多的錢。」企業家很懷疑地說。

企業家接著告訴漁夫,賺更多的錢,你就可以買夠多的船,聘人幫你工作,然後你就能賺更多的錢,等你有錢了,就可以和家人好好地休息享受。

漁夫回答得也很妙:「我現在不正就是要去休息嗎?」

企業家的精神是延遲享受,強調未來的好處。而漁夫的哲學,則是活在當下,享受眼前的好處。誰對?

我年輕的時候覺得企業家是對的,人要勤奮些;後來覺得漁夫的觀念比較好,人要懂得享受。現在,我覺得兩者都很重要。

年輕人胸懷壯志,一無所有,所以懷著崇高理想進入社會,相信有志者事竟成,所以勤奮與賺錢是件重要的事。

年紀漸長,開始思想,賺錢是為了什麼?是否降低奢侈慾望,夠用就好,應該開始好好享受人生。。

但是近年來又發現,無所事事是件可怕的事。工作的目的不是為賺錢,而工作的過程,本身就有樂趣

我記得有一次代表經濟部輔導一家西門町的服飾店,服飾店的老闆私底下指著一位在街上遊手好閒的男子說,我們每天辛苦工作,一個月的淨利約8萬元,那位無所事事的男子是房東的兒子,每個月也收他們8萬元的房租,這個世界真不公平。

坦白說,當時還滿羨慕那位房東的兒子,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,有些人再怎麼努力工作,賺的錢還不及人家的金湯匙。不過現在想想,如果工作本身是種樂趣,無所事事反而是種折磨。

記得北藝大校長朱宗慶曾經說過,他為什麼這麼精神奕奕,因為他是「玩真」的,他熱愛他的工作,覺得他的工作好好玩,所以樂此不疲。

此外,人必須找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,當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後,金錢只是證明自己價值的工具;尋求自己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,不必拘泥在金錢比較上,反而海闊天空。

這是兩種生活態度,知足常樂,會有富足感;認真工作,會有價值感,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人有安全感。休息久了,會無聊,追求目標久了,也會疲乏,平衡的生活,才是快樂競爭力的泉源。

(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,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,本文轉載自2010.02.10經濟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