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

快樂經濟學:角色管理

作者:盧希鵬  出處:Web Only 2009/12

我是誰?我們是由一群角色所組成,要管理自己,就要學習角色管理。

人生如戲,在人生舞台上,每個人都扮演了許多角色,每種角色都代表一種趣味,也是一種責任,但都需要花時間來扮演。角色管理就是寫下自己現在所有的身分,檢視是否平衡,如果失衡,就要取捨。

有一年我收了兩位博士班的學生,他們在博一的時候,我幾乎每周與他們討論論文。一年後,他們實驗做好了,資料也分析完畢,正要開始寫論文投稿之際,其中一位學生跑來找我,說她要結婚了,並且很緊張地告訴我,她想休學可不可以,因為想要專心生小孩。記得當時我告訴她,當然可以,家庭永遠是最重要的。

三年後,其中一位學生國倫拿到了博士學位,回家鄉做了大學的專任助理教授。而休學的小馨則是一個孩子的媽,在嘉義兼課,相夫教子。我跟他們說,人生要向前看,無論做了什麼選擇,不要遺憾,要相信現在的選擇永遠是最好的。

學生不是百分之百屬於我,我知道他們除了是我的學生之外,同時也扮演了別人兒女、父母、眷屬、員工等角色。企業的員工不也是如此,無論工作表現如何,他們的背後都有愛他們與他們所愛的人。帶人帶心,每一種角色都是員工的心。

我過去在工作上也扮演許多角色。在學術上我做了教授,在行政上我做過系主任、學務長與院長,在政府中我擔任過各種會議的委員,在企業中我做過外部董事、監察人與顧問,我主持過電視節目、大型晚會與無數個論壇,主持過近30項研究計畫,獲得良好的教學評量,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,也寫過專欄,出版書籍,常常演講,並且旅行過20幾個國家。我喜歡我的工作,但也把自己的時間表搞得很緊湊,以為自己很重要。

這幾年出國,在閒暇時我開始喜歡一個人到街上流浪。我喜歡流浪時的寧靜感,我是nobody,沒有任何角色的扮演,我就是我自己。不過流浪久了也會空虛,我會寫下我所有的身分,分析每個身分背後的快樂與壓力,做個取捨,取得一個平衡。

有一天,我拿起筆來,寫下自己的身分有哪些?檢視在這些角色上的時間分配,我決定利用教授休假休息一年,帶著孩子出國進修。陪伴他們到國外讀一年的小學,一直是我心中的夢想。但是台灣的工作實在太緊湊,分身乏術,所以這項計畫一延再延,決定今年一定要成行。出國後才發現,所有職務都是上天給你服務眾人的恩典,要謙卑。因為沒有你,別人也能做得很好。

在美國進修,少了身分,但是多了許多美好的回憶,感覺更富足。

(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,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